【連網】 黨的十八大做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后,江蘇不斷引導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"給政策"、"搭平臺"、"找資金",扶持不斷加碼。五年來,創新創業在江蘇各地呈現星火燎原之勢,各類主體活力競相迸發,不僅讓尋常百姓生活更加美好,也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。
今年35歲的沃長輝是宿遷沭陽耿圩鎮人,2014年前他在上海打工,收入有限又難以顧及家人,2014年家鄉耿圩鎮開始規劃發展多肉植物培植園,沃長輝決定回鄉創業。他租下8畝地,邊學邊做,如今他的大棚里種植了80多個品種的多肉植物,經營著2個淘寶店,還帶動了村里6個人就業。
沃長輝告訴記者,旺季的時候有七八千元一天收入,現在淡季有一兩千元,去年一年純收入在30多萬元錢。
沭陽是傳統的花木之鄉,為鼓勵發展"電商+花木"的產業模式,當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聯合淘寶大學定制電商培訓,免費向創業者開放,還設立4000萬元的全民創業貸款擔保金,撬動了4億元的社會資本,破解了很多初創企業的融資難題。在常州,青年創業貸款總額突破10億元,直接帶動上萬名青年創業就業。畢業于河海大學常州校區的馮全,還在上學時就開啟了"創業之旅"。從初創時只有三個人,到現在四十多名員工,累計融資2000萬。一路走來,都離不開創業政策的扶持。
馮全說,注冊公司到場地,后面在資金上有一個無抵押的擔保貸款,到后面的投融資對接,企業從零到一的整個過程中,每一個環節都有相對應的扶持辦法。
正如馮全所說,江蘇對創業不同階段的扶持有一套"組合拳":創業前重在"幫",幫培訓、幫申報;創業初重在"育",提供創業擔保貸款、享受貼息;創業中重在"補",給創業者發放創業、社保、租房等補貼;創業后重在"減",對一些符合條件的小規模納稅人免收增值稅或減半征收。
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劉德民介紹說,五年來,我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動雙創的決策部署,瞄準了新產業、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四新經濟,落實創業培訓、創業政策、創業服務、創業載體和創業氛圍五項舉措。著力構成全覆蓋、全方位、全流程、全領域創業支持體系。
五年來,江蘇先后實施一系列"含金量"十足的政策,支持大學生創業、鼓勵專技人才離崗創業、吸引海外人才來蘇創業。五年來,我省開展創業培訓136.6萬人,支持80萬人成功創業,并帶動就業341萬人;省級以上備案眾創空間入駐創業企業和團隊超萬家,孵化器數量、孵化場地面積、在孵企業數量等多項指標均持續位居全國首位;南京等6個市被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,數量居全國第一。今年上半年,省政府印發《全民創業行動計劃(2017-2020年)》,提出今后每年扶持成功自主創業12萬人以上,帶動就業60萬人以上,每年遴選認定省級創業示范基地40個等重點指標,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江蘇發展的潛力、富民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