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 (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鞠海濤)昨日凌晨5時10分,X9014次中亞班列滿載著104個集裝箱的汽車配件、醫療器械等各類貨物從中哈(連云港)物流基地駛出,開向中亞貿易中心—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。“6天時間就可以將貨物點對點運送到阿拉木圖。”港口控股集團新絲路公司國際營銷部副經理錢明軍介紹,而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糧食、棉花、有色礦等特色產品,也正在通過中亞班列由連云港向外輸出。
如今,連云港港包括中亞班列在內的國際班列早已實現常態化運營,日均開行量達2.1對,整體年運量常年保持在全國沿海港口前列。據統計,2017年累計完成7.29萬標箱,同比增長55.6%,雄踞全國首位。其中東行量完成1.16萬標箱、同比增長69.9%,西行量完成6.13萬標箱、同比增長53.2%。在西行中,國際中轉出口完成1.7萬標箱、同比增長41.3%,出口完成4.43萬標箱、同比增長58.2%。
眾所周知,我市是最早響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重要推進地。由港口發出的國際班列早已覆蓋中亞五國所有主要站點,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和德國杜伊斯堡的兩條通道,已經成功開通了哈薩克斯坦出口小麥、烏茲別克斯坦通用汽車整車兩條東向過境專列和德國杜伊斯堡—烏魯木齊—連云港—印度新德里的公鐵海聯運班列。
去年為促進班列上量,連云港港加強了對青島、天津、大連、營口以及俄羅斯東方港等港口的貨物流向、運價、時效、客戶等信息的研究,爭取部分貨源轉至連云港口岸發運。同時,充分利用連云港——塔什干專列品牌效應,發揮中韓輪渡仁川航線復航優勢,吸引過境貨源集聚,維護好烏茲別克斯坦通用汽車等大宗貨源。
錢明軍說:“西行出口方面,我們在塔什干專列產品的基礎上增加新的通道產品,逐步將現有政策延續到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主要到站。至于東行方面,我們積極做大哈國小麥過境至東南亞項目,同時開發尿素、棉紗等貨源,在阿騰科里無水港集結成整列發運。”
據市口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我市在進一步保持連云港—阿拉木圖、連云港—塔什干的品牌班列和全國領先地位的基礎上,計劃開發連云港—伊斯坦布爾班列,力爭達到每月2班的運行規模。同時將把中歐班列作為“一帶一路”標桿和示范項目的重點支撐,以打造中歐班列品牌為目標,推進中歐班列上量增效。著力探索西通道北線對東中歐和波羅的海三國的班列線的可行性,爭取2018年班列運量增長1.3萬標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