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孫淑莉)設施農業產生大量廢棄物,其間既有易腐爛秧苗又有難以長成的果實,類似物品以往均隨意堆放,這無疑會污染農村環境。但有了陽光堆肥房,上述問題迎刃而解,而且廢棄物也變廢為寶。昨日,筆者在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,工作人員用清運車將廢棄西紅柿秧等垃圾送入堆肥房附近,專職垃圾分揀員將其分成了“可腐爛”和“不易腐爛”,廢棄秧苗進入陽光堆肥房,而其余垃圾則被集中運送到大浦垃圾發電廠。
據介紹,江浦陽光堆房是我市首個投入使用的陽光堆肥房,迄今為止,這里已堆放大棚種植戶送來的易腐垃圾60余噸,垃圾入房后,工作人員適量加噴水,并加入加速廢棄物分解的活性物質。目前先期投入的廢棄物基本腐爛,再過一段時間即可轉化為綠色有機肥,鄰近有需求的農民可免費取走肥田。
筆者在這里看到,陽光堆肥房堆肥房的屋頂是由數塊透明的采光板覆蓋,室內安裝了透風口、淋水噴頭等供氧增濕裝置,地面由水泥澆筑并且鋪設了收集垃圾滲漏液的下水道。目前,江浦村共有3間陽光堆肥房,每間可堆放垃圾30立方米,屋內垃圾集滿以后,冬天需90天制成高效有機肥,夏天僅需四五十天即可。陽光堆肥房的建設借鑒了浙江金華和徐州沛縣的同類設施的長處,處理過程比一般農家漚肥、堆肥更為干凈衛生。因為堆肥過程在密封環境內進行,平時發酵過程產生的異味不會飄出房間,也有效減少了蚊蠅的產生。
據海州區環衛處浦南分公司負責人趙海民介紹,鄰近江浦龍浦兩村主要發展種植業,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瓜果爛葉,難免污染環境。此舉不僅解決了瓜果爛葉的問題,衛生環境也變整潔。不僅設施農業種植戶可使用免費使用陽光堆肥房,這里的農戶也可以將垃圾分為易腐爛垃圾和不易腐爛垃圾,并分別將其放入專用垃圾桶中。目前,海州環衛部門已在該村投入分類垃圾桶1000對,這些垃圾桶全部有序地擺放在各家門前,垃圾桶里的易腐垃圾最終均將匯集到陽光堆肥房中。
據市城管局環衛處姜偉介紹,堆肥房的神奇之處在于采用倉式靜態耗氧發酵工藝??啥逊世谷敕块g后,通過太陽能采光板加溫、添加高效微生物復合菌劑和管道通風,最終轉化為有機肥,實現了垃圾無害化、資源化處理。今年贛榆宋莊、東海青湖、灌南新集、灌云圩豐等鄉鎮均將試點建設陽光堆肥房,這樣更多的可腐垃圾可轉化機肥,此技術還將在全市農村推廣。通過建設陽光堆肥房,不但美化村容村貌,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置,還讓垃圾變廢為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