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首席記者 梁洪勝 通訊員 周宗江)7月4日,剛從我市一所高校畢業(yè)的張敏(化名)在網上應聘幼教教師,一個“教育中介”要她繳納1000元的“入職保證金”,求職心切的張敏立刻照做了。
然而,她用微信轉完賬后卻發(fā)現,“教育中介”人間蒸發(fā)了。民警告訴她,這是一個騙局,所謂“入職保證金”,不過是個幌子。
網上求職 中介讓繳“入職保證金”
眼下正是大學生求職季,23歲的張敏最近忙著四處找工作。
“今年的就業(yè)壓力不小,大家都在投簡歷、參加各種招聘會,各顯神通。我的不少同學陸續(xù)找到了工作,有的進了本地的企事業(yè)單位,有的則去了外地,而我投出去的簡歷卻遲遲沒有回音,說實話我很著急,所以從7月初開始,我就積極在網絡上投簡歷,參加各種單位的應聘活動。”張敏說。
7月2日,張敏在一個招聘網站上看到了一則招聘幼兒教師的信息,仔細看了一下招聘條件,張敏便撥打了網站上留下的電話。
“一個自稱姓李的男人接的電話,跟我說是一家教育中介的負責人,常年幫學校招聘教師。我簡單說了自己的條件,他聽完后說要審核。”
7月3日,張敏接到了李某的電話,他告訴張敏,她通過了一家幼教機構的資格審核,對方開出每月3000元的工資,且正常繳納各項保險,辦完入職手續(xù)后,張敏9月就能上班了。
“我得提醒你,由于名額有限,辦理入職手續(xù)時,幼教機構讓你繳納3000元的‘入職保證金’,等你上班后就退給你。”李某在電話里說。
“我剛畢業(yè),手里沒那么多錢,能不能少點兒?”張敏說。
一番討價還價后,張敏的“入職保證金”最終降到了1000元。
交完入職保證金 中介人間蒸發(fā)
“你用微信轉這筆‘入職保證金’吧。”李某在電話里說。
張敏聞言起了些疑心,但一想到這筆“保證金”在入職后還會退還,很快就打消了顧慮。7月3日,張敏加上了李某的微信,將錢轉了過去。
可接下來,張敏卻越來越忐忑,既然是應聘教師,為什么對方沒提與幼教機構簽合同的事?
當天晚上,張敏再次聯(lián)系李某,發(fā)現對方已將她“拉黑”刪除,她再次撥打對方電話,已無法接通。這時張敏才意識到,自己受騙了,于是她立刻報了警。
目前,警方正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。
警方:“入職保證金”別給 入職協(xié)議要簽
7月6日,記者聯(lián)系了新東派出所的周警官。據他介紹,每年畢業(yè)季都是各類針對畢業(yè)生實施的詐騙案件的高發(fā)期,犯罪分子利用畢業(yè)生求職心切、社會經驗不足、防騙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實施犯罪,常見套路有以下幾種:
1、巧立名目收錢
一些皮包公司和中介機構在招聘會上接收簡歷后,會電話通知應聘者來面試,隨后以辦工作證、居住證、統(tǒng)一職業(yè)裝、入職培訓費、工作押金等名義收錢,再通知應聘者上班,工作就是以公司的名義再去招聘會上招人騙錢,以此無限循環(huán)。
2、打出高薪的幌子
有的公司在招聘時打出高薪、高提成的誘惑,應聘者面試后才知道是有責任底薪的,必須完成一定業(yè)績才能拿到提成,否則真正到手的工資根本維持不了生活。
3.招刷單員、打字員
有些不法分子以“兼職”為借口招聘刷單員或打字員。通常一開始他們會給應聘者一點好處,如果應聘者想繼續(xù)做,就得交押金,不法分子拿到押金后就會跑路。
“我建議畢業(yè)生,應聘時一定要先檢查入職公司的資質,入職前要簽訂合法合同或協(xié)議。遭遇詐騙,要留存證據及時報警處理。”周警官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