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□ 武娜 馬卿)7月15日,一名5歲男孩從二樓的家中墜落,幸運的是,因為樓層不高,而且下面又是一片草地,孩子沒有生命危險。暑假剛剛開始,意外卻已發生,這給大家拉響警鐘。市急救中心提醒家長,暑期要對學生經常進行安全常識教育,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,家長也應重視起來,加強對孩子的看護。
男孩二樓墜落受傷
7月15日早晨8時左右,市急救中心接到電話稱,市區一小區居民樓有兒童從2樓墜落。急救人員趕到現場,患兒母親慌忙將男孩抱上救護車。經檢查,男孩四肢活動尚可、無頭痛、無意識障礙,但是背部疼痛,且有胸椎畸形,考慮男孩胸椎骨折、胸段脊髓損傷可能。急救人員迅速囑咐男孩平臥于擔架,做脊柱固定保護,防止脊髓繼發性損傷,然后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。
據知情人介紹,男孩母親趁孩子睡覺,留孩子一人在家,自己外出買早點。孩子醒來后,發現家中無人,哭喊著找媽媽,爬上了窗臺,導致意外發生。所幸樓層不高,而且下面又是一片草地,孩子并無生命危險。
暑期意外傷害多發
“在暑期里,常見的意外傷害有中毒、摔傷、墜樓、溺水等。”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張玉濤醫生介紹,今年6月至今,已有八九起墜樓、溺水、手被門“咬”住等意外事件發生。而骨折、溺水、墜樓目前位居暑期學生意外傷害前三位,且受意外傷害的學生大多數是男孩。他分析,孩子活潑好動,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這時候特別容易發生意外。家中窗戶或陽臺旁邊有桌椅、沙發等有利于孩子攀爬的家具,也會帶來很多安全隱患。此外,很多高處墜落意外都是在身邊沒有大人看管的時候發生的。
張玉濤說,兒童和小學生仍處于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鮮、好奇的年齡段。暑期在家中,家長白天上班,孩子缺乏看管,他們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安全意識、能力,例如在玩耍時碰到熱水、熱油,極容易被燙傷。還有的家長沒注意藥物的保管,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,孩子誤食藥物而引起中毒。
家長提高監管意識很重要
暑假剛剛開始,意外卻已屢屢發生。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發生率較平時明顯升高,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。為此,市急救中心提醒家長,暑期,要對學生經常進行安全常識教育,要提醒孩子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。由于孩子活潑好動,好奇心強,但其自身的應急保護能力和危險的判斷能力相對較弱,家長切記不要將孩子單獨反鎖在室內。
面對屢屢發生的高空墜樓事件,有關人士建議,家長要履行好監管義務,一方面,家中做好防護措施,如窗戶加裝防護網、防護欄等。市民預防孩子高樓墜落,可以在樓外安裝合格的防護網并及時維護或更換。居民在給家中的陽臺、窗戶等安裝防護設施時,記得在防護設施上留一個能上鎖開啟的小窗,這樣在防盜防墜落的同時,又不影響在緊急情況下的逃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