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記 者 袁春梅 通訊員 江 榮 卜玉潔 王 榮)最近,很多新聞都報道了全國多個地方幼兒園、小學出現孩子感染諾如病毒,導致集體停課。昨天,記者從市兒童醫院、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了解到,進入11月份之后,我市疑似感染諾如病毒的孩子有增多趨勢,主要癥狀是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發布了健康防病提示,每年秋冬季節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期,感染高峰階段一般出現在10月至次年4月,提醒大家要注意個人衛生,特別是手的衛生,每次外出回來、吃飯之前都要洗手。
急診嘔吐腹瀉
小病號有所增多
4日晚上,市民肖女士帶著下午就開始嘔吐、肚子痛的女兒去看急診。掛號、候診,不到5歲的小丫頭,有氣無力地趴在媽媽的肩膀上。就診時,肖女士介紹,孩子最近兩天食欲不是很好,當天上午又說肚子疼就沒去幼兒園,到了下午,孩子開始惡心嘔吐。
根據孩子的癥狀,醫生懷疑她感染了諾如病毒,很有可能是吃了沾染諾如病毒的食物引起的,于是針對孩子惡心、嘔吐的癥狀進行了對癥治療。
“進入11月份之后,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疑似感染諾如病毒的孩子比10月份要多,每天都會碰到幾個。”市兒童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駱培良說。
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張開通也表示,目前患兒不是很多,一般到了11月20日之后就會出現一個就診高峰。
主要癥狀
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
據了解,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,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因。諾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,冬季高發,人們常把它稱為“冬季嘔吐病”。
“我國一直將其列入丙類傳染病中‘其他感染性腹瀉’病進行報告管理。諾如病毒感染后的免疫保護時間短,人一生中可多次感染。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諾如病毒常在學校、托幼機構等場所引起聚集性疫情或暴發疫情。目前,港城已有部分幼兒園和小學出現多個孩子感染的聚集性疫情。
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是諾如病毒疫情暴發的高峰期。其傳染源主要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,諾如病毒可以通過糞——口傳播、經食物和水傳播。
怎么判斷是不是感染了諾如病毒?專家介紹,感染了這種病毒主要癥狀為腹瀉和嘔吐,其次為惡心、腹痛、頭痛、發熱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兒童患者嘔吐普遍,成人患者腹瀉居多,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。其病程通常較短,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-3天。但高齡人群和伴有基礎性疾病患者恢復較慢。諾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,但少數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可能會發展成重癥,甚至死亡。
預防關鍵
平時要把好“病從口入”關
目前尚無相關疫苗預防諾如病毒感染,所以預防的關鍵是把好“病從口入”這一關,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首先,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措施。飯前便后勤洗手,按照六步洗手法,采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。需要注意的是,消毒紙巾和免沖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標準的洗手程序。此外,還需注意不要徒手直接接觸即食食品。
除了勤洗手,要注重飲食衛生和飲水衛生。注意飲水衛生,不喝生水;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,禁食生/半生食物,對高風險食品(如貝類)應深度加工,保證徹底煮熟。生熟食物分開,避免交叉污染。
學校、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應建立日常環境清潔消毒制度,嚴格落實晨午檢、因病缺課登記等制度。及時做好消毒處理,用含氯消毒劑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。同時,要做好病例和隱性感染者的規范管理:病人在急性期至癥狀消失72小時應進行隔離;隱性感染者在諾如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后72小時內應居家隔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