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記者 陳兵 通訊員 孟娟) 對于我市低收入群體來說,如何申請一個適合的保障性住房是個問題。根據市住房系統三年行動計劃,到2020年,市區實現住房保障覆蓋率達23%以上,政府投資公租房分配率達95%,三年計劃分配保障性住房2700套,發放廉租房貨幣補貼1300戶,共有產權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在省內領先,著力解決中低收入群眾“住有所居”。
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、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,一般由廉租住房、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等構成。目前,我市已建成的集中保障房小區包括5處,其中,茗馨花園位于海州區海寧西路,主要用途為經濟適用房;茗昇花園位于鳳翔路與學院路交會處(南云臺林場),主要用途為共有產權經濟房;茗泰花園位于九龍路南文苑路東,主要用途為公租房;永安新村位于海州經濟開發區朐鳳路,主要用途為共有產權經濟房;茗怡花園位于連云區云宿路,主要用途為共有產權經濟房。
那么,申請保障性住房需要符合什么條件?市住房部門相關人士表示,保障性住房的申請對象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,需要滿足基礎性條件和補充性條件,而基礎性條件是指申請家庭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,主要指戶籍、住房、收入三項。“戶籍要求一方具有市區城鎮戶籍,并且滿三年,人均住房低于15平方米,而收入方面,廉租住房人均收入低于14000元,公共租賃住房人均收入低于26000元(一口人低于31200元),經濟適用住房人均收入低于26000元,兩限房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。”該人士表示,補充性條件則指家庭出現某種現象時,應該符合的限制條件,包括車輛、工商、人口、離異、房產交易、房屋征收等六項。
外來務工人員及新就業人員想申請公共租賃住房,需要滿足哪些條件?市住房部門有關人士提醒,外來務工人員及新就業人員只能申請公共租賃住房,其中,城市居民申請人可以就近直接到戶籍地街道辦咨詢政策、領取表格、提交材料,也可先到市或區住房保障窗口咨詢、領表后,再到街道辦提交材料。“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新就業和外來務工人員,應先向用人單位提交書面申請和相關材料,由用人單位初審后,統一向單位所在區住房保障部門報送。”該人士同時提醒,從今年起,各街道辦住房保障服務窗口全年工作日面向群眾受理住房保障申請,一年四季不受時間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