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(記者 李國瑞 通訊員 王飛) 2月6日,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,我市誠實守信典型尹士榮被推薦為2月“中國好人榜”候選。
1997年,尹士榮大兒子尹軍承包面粉廠因資金鏈斷裂倒閉,欠下近50萬元債務,無力償還。為償還債務,家產變賣所剩無幾,兒子蒙受巨大打擊導致嚴重抑郁,一家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。
都說父債子償,但操勞了半輩子沒來得及享一天清福的尹士榮卻攬下兒子的債務,一邊鼓勵兒子振作精神;一邊起五更、睡半夜地養豬為兒還債。到2012底,終于還清了兒子欠下的銀行貸款和向村里150多戶鄉親借下的債務。
遇人不淑 輕信他人害人害己
1993年,尹士榮的兒子尹軍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貸款投入資金30萬元承包灌云縣麻紡廠閑置廠房,辦起了面粉廠。在兒子的努力下,當時面粉廠生意紅火,整天機器轟鳴,客商絡繹不絕,經過幾年經營,還清了貸款,也積累了一些財富,工廠的規模也越來越大。
就在生意紅火的時候,縣里糧食車隊籌款建房,缺少資金,他們便找到了車隊出身的尹軍,希望能借用面粉廠的糧食,用糧食抵押貸款建房,并承諾一個月內就還錢,重感情的尹軍當時二話沒話就把廠里的糧食無息借給了車隊。
沒想到,一個月以后,車隊沒有及時還錢,并一拖再拖,價值幾十萬元的糧食打了水漂。加之當時不景氣的糧食行情,對資金鏈斷裂的面粉廠更是雪上加霜,從此生產開始走下坡路,銷售也每況愈下,最后面粉廠無力維持直至倒閉,不但自己欠了一屁股債,廠里的員工也只能另謀出路。
支離破碎 退休教師養豬還債
聞訊后,村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要債。面對鄉親們,尹士榮許諾:“雖然兒子也是被別人欺騙,但是周圍的鄉親把糧食存放在我兒子的面粉廠,我們就得對大家負責,欠大家的我就是當牛做馬也要還給大家,一分也不會少!”
尹士榮把家徒四壁的老宅租給別人,得來的錢拿去養豬還債。除了買必要飼料和防疫藥品外,為了節省成本,清晨,他喂完豬,就下地到處割草、拾糧,中午就推著小車步行到縣城的飯店收剩飯剩菜喂豬,每天的伙食就是大餅和燒開的井水,深夜便睡在豬圈旁邊的小屋,千方百計就為多省一點錢好早日還清債務。
開始的時候,沒有養殖技術和經驗的尹士榮在養殖上吃了不少虧,豬病的病,瘦的瘦,死的死;再想起整日頹廢消沉、渾渾噩噩的兒子,尹士榮默默地對自己說:“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啊,每天都有人上門要債,為了兒子,為了這個家,我都得撐啊。”
幾多艱辛十五載還清欠債
那段時間,尹士榮最怕的就是要債的人。有的好言相商答應寬限幾日,有的卻蠻不講理,拳腳相加。
“這些年,我最怕的就是過年,別人家歡聲笑語,而我們家卻過年如過關,滿屋是債主。”說完這句話,尹士榮重重地嘆了一口氣。
為了還債,這十五年他們沒添過一件新衣裳,沒吃過一頓好飯。賺一點,還一點。風里來,雨里去,不知過了多少日日夜夜,100元,200元,500元,1000元……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動登門道歉,還完急賬,再還舊賬積賬。有的債主丟了當時的欠條,尹士榮就找出底賬一一核對,債主見他信守承諾,也不再步步緊逼。到2012年底,終于還清了欠下的所有債務,而過度操勞的尹士榮早已發如白雪。
“我可以15年不買衣服,不吃大魚大肉,但是這欠下的債,必須一分不少全部還清,既要對得起相信我、借糧給我的鄉親們,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尹士榮如是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