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網】 (記者 黃威) 雙11,“剁手黨”的狂歡節。最近幾天,很多“剁手黨”無心工作,都在等快遞。在滿懷欣喜拆開快遞之后,收到的卻不一定是心儀的商品。還有的“剁手黨”在收到一大堆商品之后,卻發現很多都是自己不需要的。記者了解后發現,最近幾天,有不少“剁手黨”忙著退貨,彌補沖動消費過后的損失。
“叫醒我的不是夢想,不是鬧鐘,而是快遞員的電話……”連日來,一大波貨物陸續到達港城。從早上開始,港城的眾多網購一族就開始了不停下樓拿快遞、拆包裹、分享購物成果的過程。在我市一家藥企工作的90后趙靜,就是其中一員。這個雙11,她開啟了“買買買”模式,僅“雙11”當天就消費了兩萬多元,這些錢主要花在了購買化妝品、衣服、鞋子以及一些生活用品方面。
“經過比價和一些優惠券,‘雙11’期間確實比平時便宜不少。”趙靜說,“你看這一件羽絨服,我到本地的商場看了,同樣款式的雖然也在打折,但是沒有網上優惠力度大,能省400多塊錢。”
從11日傍晚開始,趙靜就進入了頻繁收貨狀態,每天至少收到三四個包裹,14日當天竟然收到了十多個大小不一的快件。趙靜開玩笑說:“沒有什么焦慮是收一個‘雙11’包裹治愈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收兩個!”
不過,盡情地“買買買”“拆拆拆”和“收收收”之后,新的問題也來了———家里堆滿了大包小包,可冷靜下來一想,才發現大多數商品要么和自身氣質不那么搭,要么就是些自己根本用不上的東西。
看著自己網購的一件件商品陸續到家,趙靜在開心的同時,也因為買到了一些不滿意的商品而郁悶。收到的衣服、鞋子,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試穿。最終卻發現很多衣服的款式穿在自己身上達不到想要的效果。
“這個也在預料之中,肯定是有一部分商品屬于‘看走眼’的,不喜歡的話就退貨唄。”趙靜說。
80后徐女士是雙11的“鐵粉”,每年都要花費一大筆錢購置百余件商品。最近幾天,收快遞、拆快遞成了她最忙碌的事情,昨天就收到了30多個快遞。作為資深網絡購物愛好者,今年的雙11,徐女士買到了不少滿意的商品,也遭遇了煩心事。“你看這個吊墜,圖片上它的掛鏈的顏色明明是金色的,發給我的卻是米黃色的。我跟商家的客服說你們是不是發錯貨了,對方堅持說沒有發錯貨,可是顏色明明跟圖片上的不一樣。沒辦法,我只能退貨了,其實這一款吊墜確實便宜了100多塊錢,價格還算不錯的。”徐女士說。
今年雙11之前,徐女士發了一條朋友圈:今年要做雙11的“圍觀者”。雖然有決心,但是最終沒有抵制住“誘惑”,又大買特買了一番。看著在家里堆積成小山的快遞,她有些發愁也有些后悔,不應該集中購買這么多的東西。“有些東西并不是特別需要,因為有一點優惠所以就買了,買回來發現暫時也用不上。”徐女士說。